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万事财经网
财经
万事财经网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发布

银行简介
作为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行坚持与时俱进,把融资优势与的组织优势相结合,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用建设市场的方法实现的发展目标,构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动力,实现项目建设和体制建设双成功的目标。
国家开发银行于1994年3月成立,直属领导。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十年来,开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作用。银行发展
                                                       
十年中,开行累计向“两基一支”领域的重要行业4000多个项目发放1600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0多亿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西北边陲,东南沿海,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到处都有开行的足迹和身影。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开行发挥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构造信用结构,积极“铺路”、“搭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近年来,开行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严格控制投向重复建设高发领域。2004年里,开行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重点支持了国家石油储备、南水北调、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截至2004年底,开行的信贷资产达13786亿元。在去年发放的中,“煤电油运”占比超过60%;在评审承诺的中,电力、铁路、电信、公路、公共设施、石油石化等主要行业占比达82%。与此同时,开行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入,占全年的近50%。开行还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在西部地区城市规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8年以来,陈元行长领导开行把国际先进的金融原理与中国国情实际结合起来,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国家信用与市场业绩相统一的办行宗旨,确立在“市场环境下,银行框架内”的运作思路,瞄准国际标准,锐意改革,开发性金融得到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开行也收获了良好的市场业绩,主要经营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04年底,当期本息回收率99.77%,本息回收连续20个季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不良率1.21%,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风险准备金对不良覆盖率285%;资本充足率10.51%。发展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开行充满信心,树立了建设国际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目标。开行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发性金融的实践,办成以信用建设市场的银行、以市场方法解决点的银行、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银行,把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践成果拓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基础和支柱上来,以国际先进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缓解和消除资源、供给约束“瓶颈”,体制“瓶颈”,立足于“五个统筹”,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通过融资促进治理结构、法人、现金流和信用建设,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先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业务概况
                                                       
2006年,开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确保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资金链不断,一方面积极支持国家最急需发展的领域,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力度。开行去年发放新农村、中小企业、助学及棚户区改造等国家最急需发展领域896亿元,占全年表内人民币增量的40.7%。
开行近年来致力于以融资支持国家最急需发展的领域,2006年以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一大重点。开行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资源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及县域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对县域的辐射能力和影响作用明显增强。截至2006年底,开行当年发放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新农村建设及县域640亿元,余额为1790亿元。06年开行发放农村公路建设111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里程9.8万公里;支持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发放7.8亿元。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开行06年工作的另一重点。截至2006底,开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32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9万个;发放国家助学14亿元,覆盖131所高校,惠及贫困大学生超过30万人次;发放114亿元支持低收入人群住房和廉租房建设,解决了205万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难题。开行过去两年发放60亿元支持辽宁城市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推动改造任务提前1年基本完成,使近90万城市居民告别了长期居住的条件简陋的棚户区,住进了设备齐全的新房。
作为我国基础设施融资的主力银行,开行2006年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助力宏观调控。开行去年新增量控制在人民银行核定的规模之内,全年做到均衡发放,增幅低于全国金融机构平均水平。按照“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去年共向煤电油运以及农林水、通讯、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发放的,占全部的78.6%。根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开行去年向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放的,占全部的30.2%。
截至2006年底,开行资产余额达23143亿元,当期和累计本息回收率分别为100.22%和99.73%;不良率为0.72%。资金来源
                                                       
2006年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公司三家国际评级公司继续给予我行主权级信用评级,这对于我行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具有积极意义。
我行主要通过发行本外币债券进行资金筹集。在人民币债券发行业务方面,我行多年来在中国债券市场一直保持第三大发行体的地位,目前我行债券存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存量的20%,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2006年,我行根据市场状况和资金需求,全年共计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6,300亿元,发行量创历史新高,是上年的1.73倍;期限覆盖从3个月到30年期,使负债与资产结构更好地匹配;发行以7天回购定盘利率为基准的创新浮动利率债券,品种更为齐全;筹资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有力支持了各项业务的发展。
在外币债券发行和筹集外币资金方面,2006年我行在境内发行3期美元债券,筹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资16亿美元。目前累计在境内发行37.3亿美元债券,是境内外币债券最大的发行体,有力地推动了境内外币债券市场的发展。2006年5月,我行在境内成功组织了7亿美元银团,共有21家银行参与,其中19家为外资银行。这样的银团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有效融资渠道,国外投资银行争相参加我行组织的境内美元银团的事实更胜过千言万语,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良好势态以及我行在国际上享有的地位。
我行还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2006年4月,我行作为发起人推出了本年度唯一一支由银行发起的资产支持证券,即2006年开元一期(总第二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总发行量为人民币57.3亿元,不仅改善了自身流动性,还为市场与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截至2006年末,两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执行情况良好,均未出现违约或损失情况。风险管理特征
                                                       
(1) 清晰的风险战略和稳健的风险偏好:不以短期利润为目标,追求长期的风险收益均衡和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完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能力的基础上主动管理风险,将业务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2) 以委员会决策为特征的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行长办公会及其领导下的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资产负债委员会是风险治理架构的决策层;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风险治理架构的执行层;各分行及其业务部门是风险治理架构的操作层。
(3) 快速反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通过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与实施主动风险管理,我行前瞻性地调整了国家重点控制投资领域中的业务,在过去六年没有进行受限领域的新项目。
(4) 改进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贯穿各项业务发展全过程,特别重视对新产品、新业务、新客户的风险管理。完善了独立委员路演制度,将原来的信用独立委员和独立委员统一整合为评审独立委员。简化了对新客户的信用评审流程,增加了分行的审批权限。定期更新风险管理制度。
(5) 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我行试用内部评级法、风险计量统计模型及标准法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并计提资本。我行按季度分析、评估三大风险状况。
(6) 动态的风险报告和畅通的沟通渠道:我行对风险状况和监控指标体系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持续监督和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审阅《开发银行全面风险评估与分析报告》。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为我行优化风险记录和披露提供了帮助。
(7) 以风险为导向的独立稽核:独立于业务部门的稽核评价局定期评价全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或管理层,并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各主要风险点进行识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风险揭示并提出整改建议,强化了内部控制。我行逐步实现了从财务逐笔稽核向信贷业务的逐笔稽核的转变,建立了以风险为导向的独立稽核制度,将稽核资源有效分配到风险较大的信贷业务中。战略重点
综述2006年,我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战略发展重点,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 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 加快推进国际合作业务,交流发展经验
◆ 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加强对中小企业及教育、医疗等社会瓶颈领域的支持,承担社会责任
◆ 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
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两基一支”)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电力、公路、铁路、石油石化、煤炭、邮电通讯、农林水利、公共基础设施等始终是我行的主要业务领域和支持重点。
成立以来,我行积极发挥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支持了长江三峡、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九铁路、北京奥运、秦山核电站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累计向“两基一支”领域发放33,704亿元。2006年,在巩固电力、煤炭、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优势地位的同时,我行在农村公路、铁路等领域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向“两基一支”领域发放6,962亿元,占全部的98.8%。电力及电网建设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之一。2000年来,我行对发电及电力输配项目的始终保持在国家电力行业总投资的20%左右,为我国发电能力从2000年的31,900万千瓦提升到2006年末的62,200万千瓦作出积极贡献。我国建设的多个世界级大型发电及电力输配项目都得到我行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如三峡电站、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岭澳核电站和西电东送等。2006年,发电及电力输配占我行发放总额的14%。“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的预计投资将达人民币2.6万亿元,我行将进一步密切与大型电力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全力支持其在“十一五”及未来的发展。公路公路是我行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行业,累计发放在我行总额中居第二位。2000年来,我行对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达到全国公路建设总投资的18.9%。2006年末,我行对公路建设的余额达人民币4,253亿元,约占全行总额的五分之一。国家许多重点公路建设项目都得到我行融资支持,如“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八条重点公路及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部分项目等。“十一五”期间,我行将继续发挥主力银行作用,加大对我国公路建设的支持。
2006年初,中央1号文件将建设农村公路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行通过深入调研,提出多种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截至2006年末,已完成18个省份农村公路项目的评审工作,累计承诺人民币614亿元,全年新发放人民币111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里程达98,288公里,为建设新农村作出积极努力。铁路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6年,我行与铁道部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十一五”期间向铁道部提供总额人民币2,500亿元,用于满足中长期铁路网建设的融资需要。截至2006年末,我行对铁路建设的余额达人民币725亿元。石油石化我行一贯支持石油石化业发展,不断扩大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合作,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重点管线项目、大型石油炼化项目和沿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等提供融资支持。2006年我行对该行业共发放中长期人民币93.77亿元,发放外汇折合人民币688.56亿元。煤炭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十年来,我行共向煤炭项目提供人民币1,075亿元,约占同期煤炭行业总投资的30%,为我国煤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以来,我行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积极支持了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煤电项目、煤矿安全改造及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煤炭资源整合和新型煤化工产业示范项目建设等,累计承诺约人民币1,560亿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预计投资约人民币4,000亿元,我行将继续发挥主力银行作用,大力推动煤炭行业健康发展。邮电通讯邮电通讯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我行重点支持了以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帮助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拓国际市场。同时,我行积极促进中国电信基础网络的建设和完善。2006年,我行对网通、铁通、卫通等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建设项目共发放中长期人民币146亿元,为提升邮电通讯业的生产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起到积极作用。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城市地铁、轻轨线路是公共基础设施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我行大力扶持的领域。截至2006年末,我行对地铁及轻轨线路建设已承诺人民币1,047亿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先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我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先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调研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强调西部开发在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同时还要开展自然资源保护与移民。截至2006年末,我行对西部地区的余额达人民币4,476亿元,并保持了较高的资产质量。
我们已证明,科学的发展规划与高效的开发性金融相结合完全可以为支持地区的民生和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效益,而作为项目牵头行,我行也能同时取得国际一流的业绩。
我行对东北地区振兴倾注大量精力,协助制定东北地区发展规划,率先提出将辽宁省环渤海经济带纳入东北整体发展规划的建议,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加大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产业重组等方面的深入工作,帮助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现光彩。截至2006年末,我行对东北地区专项资金支持余额达人民币1,887亿元,其中辽宁省817亿元,吉林省612亿元,黑龙江省458亿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根本途径。作为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执行者之一,我行调动行内外专家,进行产业规划研究,推动产业整合及自主创新,支持了联想、大唐电信、奇瑞汽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2006年,我行制定了27个行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国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与半导体、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的整合工作。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源,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支持设立苏州创投引导基金、武汉光谷创投基金等,以融资推动形成产学研合力,促进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国际合作业务,交流发展经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肩负着向世界其他亟待发展的国家分享我们成功经验的责任。同时,大型国有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行主要在中国的周边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2006年,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峰会、东盟博览会、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及行领导出访契机,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部门、金融机构和项目企业多层次的沟通交流,签订一系列框架合作协议。作为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主席行,我行积极搭建银行联合体制度框架和合作平台,推动成员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员行关于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动纲要》,得到成员国的高度评价。我行还组织了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性金融原理与实践的培训,交流我行的发展经验,有效推动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及与我行的合作。
我行与亚太开发性金融机构协会(ADFIAP)、欧盟委员会于2006年12月5日至6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金融机构环境治理标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为欧亚生态促进计划下的一个赠款项目,旨在向有关金融机构介绍并推广与项目融资、中小企业相关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环保评级标准方面的内容,讨论如何为这些机构开发环保治理工具。
目前我行国际合作业务的工作重心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能源开发领域,完成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化、中信海外重大并购项目,及中哈石油管道、五矿智利铜、中信集团收购加拿大内森斯能源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油气资产、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法国安迪苏公司等重大项目。为保证风险可控,参照国际评级机构做法,我行对借款人所在国及项目借款人分别进行了信用评级并设定风险限额。截至2006年末,我行共支持“走出去”项目105个,余额187.60亿美元。外汇不良资产率连续18个季度保持为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行充分认识到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决非扶贫,必须因地制宜地帮助农民找到“造血”机制,推动农业和农村的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农民生活。凭借我行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成功经验,自2005年,我行在城镇化试点地区投入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2006年累计发放新农村建设人民币322亿元,余额人民币772亿元。2007年我行将启动对全国新农村建设范围内2000多个县域的覆盖,按照开发性金融原理和方法,协助确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与地方及地方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合理控制风险,推进县域经济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及教育、医疗等的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及教育、医疗等社会瓶颈领域的支持,承担社会责任
坚持审批高标准、保持质量优良的原则,我行努力探索有效途径,支持中小企业、教育、医疗等社会瓶颈领域发展。拓展对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支持在国内信用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的环境下,中小企业一直是困扰各家银行的难题,也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我行知难而上,借助外力,在分支机构有限、管理半径短的条件下,探索出一个能有效控制中小企业项目风险的发放、管理及回收模式。至2006年末,我行为累计6.8万多个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提供了支持,余额达人民币232亿元,累计创造了59万个就业机会,本息回收率连续13个季度保持100%。
除对中小企业直接提供信贷支持外,我行还支持各类各级担保公司的发展,增强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提供担保的能力,间接引导商业金融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截至2006年末,我行累计发放支持担保公司的软人民币93亿元,支持了154家担保机构。此外,我行还为1,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再担保17.2亿元。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的支持加大对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事业的支持
加快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及妥善解决突发事件应急等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行一直坚持急人民之所急、为分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推进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我行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与和教育部门合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和省市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中小学建设项目评审,2006年累计承诺约210亿元,有效支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协助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我行积极开展应急业务,为受灾地区提供融资支持,成为与应急体系相配合的联动机制,真正起到资金到位及时、方便使用、急和人民所急的功效。 2006年,我行为应对禽流感、九江地震、大平矿难以及“碧丽斯”台风、重庆大旱等灾难事件,发放应急近人民币13亿元,为抗灾救灾和百姓重建家园提供有效支持。
2006年,我行针对台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配合国家对台资企业的政策,累计发放台资企业人民币65.5亿元,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发展。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促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金融合作是我行近年来重大业务领域之一。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地方的指导和支持下,我行逐步加大了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截至2006年末,我行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招商银行、邮政储蓄、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十几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发挥引导功能,参与了二十余家城商行、城信社、农信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工作,发放重组总额达人民币110亿元,为提高中小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作出了积极努力,形成了参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改革的新模式,拓宽了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得到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好评。

TAG:百科 | 财经
文章链接:https://caijing.96ws.com/15834.html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当前页面更新时间:2024-09-20